宜化集團籌集40億元實施隱患整改和技術改造,圖為宜化股份公司氯堿分廠自動化生產中央操控室。 杜勇攝
“生產經營正常,流動資金充足,風險隱患消除?!?月8日,由農業銀行湖北省分行、進出口銀行湖北省分行等金融機構組成的湖北宜化集團銀行業債權人委員會(以下簡稱“債委會”)發布最后一份決議,宣布宜化集團債委會解散。
作為一家上市27年,多次入圍“中國企業500強”、從業人員達3萬多人的大型企業集團,宜化集團一度被逼至“懸崖邊緣”,經過6年改革脫困,終于迎來了涅槃重生。
“沒有一分錢債務逃廢,沒有一份合同落空,沒有一筆國有資產受損,企業命運從根本上扭轉?!币嘶瘓F的重生之路,不僅彰顯了責任擔當,更樹立了一座誠信基石。
一度年虧50億 面臨生死存亡
3月12日晚,被稱為國內“氮肥第一股”的湖北宜化正式發布了2022年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總收入約為208億元,同比增長12.17%,歸母凈利潤約為21.57億元,同比增長37.45%。這是該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來,營收首破200億元,凈利首破20億元。
2022年,其母公司宜化集團銷售收入484.5億元,凈利潤60.2億元,上繳稅收44.4億元。
湖北宜化表示,公司2022年利潤增長幅度較大的主要原因,系公司有效配置資源,有息負債下降,利息支出減少;處置子公司取得投資;收回大額應收款,沖減減值損失。
誰能想到,6年前,宜化集團幾乎成為“轟然倒下的巨人”。
2017年,宜化集團遭遇“生死時刻”。當年7月26日,下屬公司新疆宜化發生燃爆事故,導致宜化集團全面停產整頓。該集團此前盲目擴張、管理混亂等帶來的問題也因此集中暴露,出現嚴重資不抵債、384.5億元金融債務面臨違約的局面,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一觸即發。
上市12年的湖北宜化股份公司,當年虧損超過50億元,市值跌落谷底,每股股價僅1.9元。自2013年起,湖北宜化扣非凈利潤連續七年虧損。
“生”還是“死”,湖北宜化走進了至暗時刻。
斷臂求生 終迎新生曙光
處于破產清算邊緣的宜化集團,其風險化解被列為湖北省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一號工程”。宜昌市委、市政府扛起屬地責任,直面問題、果斷出手: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市政府深化宜化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及時調整企業班子,選派得力干部擔任集團重要領導職務;在合規前提下,給予政策、資金方面傾斜。
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湖北銀保監局、湖北證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積極作為,指導風險化解工作。來自湖北、新疆、內蒙古、重慶等全國18個?。ㄊ?、自治區)的108家金融債權機構組建宜化集團債委會,以尋求最佳風險化解路徑。
債委會認真評估企業狀況后認為:宜化集團雖千瘡百孔,但發展的底盤仍在,主業依然具備市場競爭力,通過改革重整、恢復“造血”能力,企業值得救、可以救、救得活!
債委會先后召開17次聯席會議,全力穩定信用環境,各成員單位嚴格執行“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不減少風險敞口”的“四不”決議和一致行動原則,通過收回再貸、借新還舊、減息讓利等方式,保證貸款資金總體平穩和有效延續,為宜化集團改革脫困贏得時間和空間。
宜昌市政府積極落實風險化解屬地責任,及時籌措10億元專項資金,建立應急周轉資金池,專門用于到期貸款續貸“過橋”,并協調股東、本地國企以市場化方式注入救助資金。
公司也通過處置輔業資產,實施債務重組,大力引進戰略投資等“斷臂求生”方式尋找求生之路。2018年6月,湖北宜化將新疆宜化80.1%的股權對外轉讓,2020年,又將長期虧損的貴州宜化轉讓。宜化集團及時徹底退出超市、農藥、房地產、金融等非主業行業,轉讓低效資產55項,清盤爛尾地產項目13個,關閉超市和貿易公司165家……
5年多時間,兌付債券63.1億元,償還到期貸款73億元,重組消減貸款61.4億元,債委會成員單位從108家減少到45家,其間未發生一起貸款逾期、債券違約和利息拖欠等不良信用事件。
3月8日,宜化集團債委會宣布解散。
湖北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認為,這意味著湖北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一號工程”取得決定性勝利。
切換賽道 重燃戰力十足
履帶飛轉,一袋袋聚氯乙烯樹脂被源源不斷送到倉庫,機械臂上下飛舞,將成品整齊碼包,隨后由貨運叉車運輸到等待上貨的物流卡車上。這是今年一季度沖刺“開門紅”期間,本報記者在宜化股份公司氯堿分廠生產車間內看到的火熱生產場景。
宜化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高健介紹,“氯堿分廠年產能為12萬噸PVC和10萬噸燒堿,根據市場需求和生產經營實際情況調整產能,今年年初訂單基本排滿。特別是燒堿產品,作為新能源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料,在市場上行情看好?!?/p>
去年9月,“宜化牌”SG-5軟型環保衛生級聚氯乙烯樹脂順利下線,各項分析指標合格且遠優于國家標準。這種新型材料產品的用途更加廣泛,其揮發分、雜質、吸油率等關鍵指標相較于國家標準更加嚴格,在某些性能上甚至能夠代替皮革制品,可在汽車內飾、家裝等眾多應用場景大有作為。
在新能源汽車產量和磷酸鐵鋰裝機量不斷增加,磷酸鐵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湖北宜化進軍新能源賽道,與寧德時代聯手成立了邦普宜化,負責磷酸鐵、硫酸鎳及配套原料等建設項目;與史丹利展開合作,開展磷酸鐵前驅體、新能源材料和新型肥料等項目建設。
5年多來,宜化集團籌集40億元實施隱患整改和技術改造,安全生產和生態環保的兩大“頑疾”得到根本改善。
通過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聚焦基礎化工、精細化工和新能源等領域,加強安全、環保綜合整治,宜化集團主業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宜化集團基層一線員工工資待遇較2017年提升64%,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得到顯著增強。
【評 論】
“重生之路”彰顯擔當作為
2018年,在湖北宜化戴上“ST”帽子時,市場上一度傳言紛雜,甚至有人斷言,“ST宜化”將重蹈“ST猴王”破產覆轍。在本報記者參加的一次全國性磷化工論壇上,眾多與會同行高管對連年虧損的宜化公司前景充滿“悲觀”,認為企業很難渡過難關,眾多投資方將蒙受損失。
然而,事實卻讓傳言銷聲匿跡?!斑^去的5年多時間里,沒有一分錢債務逃廢,沒有一份合同落空,沒有一筆國有資產受損,企業命運從根本上扭轉!”3月9日,在宜化集團化解金融風險總結會上,宜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大真說。
宜化集團債委會在其《工作報告》中提出,政府、監管部門、銀行、企業四方共同發力,最終使風險化解取得決定性勝利,這為成功化解地方重大金融風險蹚出一條新路,在全國樹立了一個成功典范。
充分研判形勢,沒有一破了之,而是向難而行,負重擔責,宜化的涅槃重生,不僅彰顯了地方責任擔當,更是樹立了一塊有利于招商引資、創業發展的誠信基石。
(三峽晚報記者何凡)